在難降解工業廢水的處理技術中,微電解技術正日益受到重視,并已在工程實際中。廢水的鐵內電解法的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利用鐵-碳顆粒之間存在著電位差而形成了無數個細微原電池。這些細微電池是以電位低的鐵成為陰極,電位高的碳做陽極,在含有酸性電解質的水溶液中發生電化學反應的。反應的結果是鐵受到腐蝕變成二價的鐵離子進入溶液。對內電解反應器的出水調節PH值到9左右,由于鐵離子與氫氧根作用形成了具有混凝作用的氫氧化亞鐵,它與污染物中帶微弱負電荷的微粒異性相吸,形成比較穩定的絮凝物(也叫鐵泥)而去除。為了增加電位差,促進鐵離子的釋放,在鐵-碳床中加入一定比例銅粉或鉛粉。
經微電解后,BOD/COD升高了,那是因為一些難降解的大分子被碳粒所吸附或經鐵離子的絮凝而減少。不少人以為微電解可有分解大分子能力,可使難生化降解的物質轉化為易生化的物質,并搬出理論依據是“微電解反應中產生的新生態[H]可使部分有機物斷鏈,有機官能團發生變化”。但用甲基澄和酚做試驗并沒有證實微電解有分解破化大分子結構能力。
如果要讓鐵碳床有分解有機大分子能力,一般需要加入過氧化氫,酸性廢水與鐵反應生成亞鐵離子,亞鐵離子與過氧化氫形成Fenton試劑,生成羥基自由基具有*的氧化性能,將大部分的難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降解形成小分子有機物等。同樣,反應要在酸性的條件下才能進行。
存在的問題
根據工程試驗,鐵碳床微電解剛開始的效果很理想,特別是處理酸性的有機廢水,但運行兩個月后,效果急劇下降。一方面,鐵泥堵塞,另一方面炭也吸附飽和。反沖洗可減緩鐵泥堵塞,但解決不了效果下降問題,往往需要更換填料,而在在實際工程中更換填料工作量很大。
另外,微電解大都是采用固定式的鐵碳床工藝, 而鐵碳床的板結是一個非常令人頭痛的問題。有人稱他們的微電解技術可解決板結問題,只要用固定床,板結遲早會發生,爆氣也沒多大用。
要解決板結必須打破固定床,避免鐵泥堵塞。但問題是一旦打破固定床,鐵-碳兩種顆粒物接觸減弱,鐵氧化失去的電子難以流向碳,致使H離子在鐵顆粒得電子,產生的H2包著鐵顆粒,使其難于繼續氧化溶解。沒有鐵的溶解,用微電解預處理廢水成為空話。
現在不少環保設計單位開始試用流化床(fluidized bed system)代替固定床(fixed-bed system)的微電解,但流化床鐵和炭難以緊密接觸,微電池回路差,反應速度慢。因此,如果能解決流化床中鐵失去的電子流向的問題,就不*固定床,板結問題也就不會存在,鐵屑補充也方便。
技術實驗:
a.實驗用品 :燒杯、鋁片和鐵片 (電極 )、導線、直流電源、食鹽、待處理的污水。
b.實驗步驟 :在燒杯中注入污水 ,加入 1~ 2g食鹽 ,用鋁片作陽極、鐵片作陰極 ,接通6V直流電源 ,數分鐘后 ,在污水表面逐漸形成一層浮渣 ,而燒杯底部也積聚一層沉渣 ,中間則為清水。
c.實驗原理 :2H2 O 通電2H2 ↑ (陰極 ) +O2 ↑ (陽極 )反應產生的H2 和O2 等氣泡上升時 ,將部分懸浮物帶到水面 ,于是水面上就形成了浮渣層 ,待到水面的污物增多后就撇去浮渣 ,可達到凈水的目的。